在不少糖友心里优配库,谈肉是会色变的,好像多吃一口肉,那血糖就会像坐了飞机直冲云霄。从此过上如“苦行僧”般寡淡的日子,控糖餐里不是豆腐就是青菜。本就虚弱的身体,更是因为营养不良“虚上加虚”。
"医生,我最近吃鸡腿肉,血糖反而比喝粥时稳定!"55岁的张叔在门诊举着血糖记录本,满脸困惑。这个发现颠覆了他"吃肉=升糖"的认知——原来,吃对肉比盲目戒肉更重要。
今天咱就唠唠这个话题:糖友到底能不能吃肉?吃什么肉更能稳定血糖?哪类肉才是真的“高风险”?
吃肉到底会不会升糖
想要搞清这个问题,咱们得先弄明白食物升糖的原理。
其实食物升糖主要看其碳水化合物含量。碳水化合物会直接分解为葡萄糖,导致血糖快速升高。而肉类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肪。
展开剩余81%蛋白质不是直接的升糖物质。脂肪本身完全不升血糖,甚至还会延缓胃排空速度,从而减慢其他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。
所以,从宏量营养素的角度看,纯肉对血糖的直接影响很小。
那么广大糖友到底该怎么吃肉,才能在控糖的同时做到营养均衡呢?
这3种肉,是天然"控糖卫士"
1、去皮的鸡胸肉/鸡腿肉
• 脂肪含量仅3%(带皮鸡腿肉达15%),蛋白质含量高达24g/100g,能延缓血糖上升。
• 推荐部位:鸡胸肉(低脂高蛋白)、鸡腿肉(去皮后脂肪仅5%)。
《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》指出,优质蛋白摄入可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优配库,建议每日摄入50-75g瘦肉。
控糖吃法:
• 清蒸鸡腿肉(保留原汁,脂肪减少70%);
• 鸡胸肉沙拉(搭配深色绿叶菜,血糖生成指数GI仅35)。
2、深海鱼(三文鱼/鳕鱼/鲈鱼)
• 富含Omega-3脂肪酸,可降低炎症反应,改善胰岛素抵抗。
研究表明每周吃3次深海鱼,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可降低0.3%-0.5%。
避坑指南:
• 避开油炸鱼排(脂肪激增5倍);
• 优先清蒸(保留营养,GI值仅40)。
3、瘦牛肉/瘦猪肉(里脊/腱子肉)
瘦肉的血红素铁含量高,预防糖尿病性贫血。肌酸含量低,消化吸收速度慢,血糖波动小。
这3类肉,才是"血糖刺客"
1、加工肉制品(香肠/腊肉/火腿肠)
升糖陷阱:
• 添加淀粉(部分肉肠含15%淀粉)、糖分(某品牌火腿肠含糖量达8g/100g);
• 亚硝酸盐破坏胰岛细胞,研究显示:每日摄入50g加工肉,糖尿病风险增加37%。
2、高油高糖做法(红烧肉/糖醋排骨)
数据对比:
• 清蒸鱼块(脂肪3g/100g)→ 红烧鱼块(脂肪18g/100g);
• 白煮鸡胸肉(GI=35)→ 炸鸡排(GI=85)。
3、高脂肪部位(动物皮/肥肉/脆骨)
例如鸡皮脂肪含量达38%,是鸡胸肉的12倍。饱和脂肪酸会抑制胰岛素受体活性,导致血糖"滞销"。
糖尿病不是"苦行僧"生活,关键在于学会与食物合作。记住:肉不是敌人,选错吃法才是血糖乱的根源。下次吃肉前,先问问自己——今天吃的是"控糖卫士"还是"血糖刺客"?
(注:本文仅供参考,具体诊疗请到正规医院咨询医生。)
部分图片源于网络优配库,侵删
发布于:山东省广盛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